大家雖然都知道西安事變,但是事件的具體過程應該并不了解,小編整理了西安事變的過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936年10月22日,蔣介石由南京飛抵西安,嚴令進剿紅軍。張學良當面表示反對,并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要求,遭蔣拒絕,兩人大吵。10月29日,張學良飛抵洛陽為蔣介石祝壽,勸蔣聯共抗日,遭蔣拒絕。
12月2日,張學良飛抵洛陽見蔣,要求釋放抗日救國會“七君子”。向蔣介石面報,謂其部下不穩,勢難支撐,再三請求蔣委員長前往訓話,蔣同意赴西安,駐華清池。1936年12月4日,蔣介石由洛陽到抵西安,立即調三十萬中央軍嫡系部隊“進剿”紅軍。12月9日,張學良找到蔣介石,張蔣再次大吵,盛怒下的張學良于當晚決定兵諫。當晚張學良與楊虎城商議,決定發動兵變。
12月12日晨5時,張楊發動兵諫,東北軍到臨潼的華清池捉蔣,蔣從臥室窗戶跳出,摔傷后背,躲在一塊大石頭后面,被發現活捉,十七路軍還扣留了在西安的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朱紹良等國民黨軍政要員,邵元沖等人遇難。西安事變爆發。
當天,張楊向全國發出了關于救國八項主張的通電,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停止一切內戰。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確實遵行孫遺囑。立即召開救國會議。
事變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在國民黨統治集團內部,以何應欽為首的親日派主張進攻西安,企圖取蔣而代之,進一步擴大內戰。中國共產黨正確地分析了形勢,確定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并應張、楊的邀請,派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等前往西安調停。周恩來等向各方面耐心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并同蔣介石進行談判,12月24日,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紅抗日”的條件。25日,蔣介石被釋放回南京。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變的關鍵,它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初步行成,預示了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
西安事變的發生及和平解決,基本上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內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戰的基礎,同時它也是中國社會矛盾變化的轉折點,讓中日矛盾成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
此次事變也是中國有內戰到抗戰的轉折點,也是中國由分裂到統一的轉折點,更是中國社會政治由專制到逐漸民主的轉折點,而這些轉折點,也奠定了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
西安事變也讓中國共產黨取得了領導地位和核心地位,更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的革命力量開辟了發展壯大的前景。
以上就是一些西安事變的經過,供大家參考。
紅星照耀中國前三篇好詞摘抄及解釋:銅墻鐵壁:比喻十分堅固,不可摧毀的事物。與世隔絕:指與文明社會上的人們隔離,斷絕來往;形容隱居或人跡罕至的...
《紅星照耀中國》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所著的紀實文學作品,該作品真實記錄了埃德加·斯諾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
紅星照耀中國第一章探尋紅色中國講述作者對紅色世界的好奇,開始深入蘇維埃紅區的冒險,去探究蘇維埃共和國、紅軍、共產黨的秘密。并且講述了張學良和...
紅星照耀中國推薦語:《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是關于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西北革命時期陜,一部極具紀實性的新課程標準必讀書籍。不要問我為什么知道這...
紅星照耀中國第一章探尋紅色中國講述作者對紅色世界的好奇,開始深入蘇維埃紅區的冒險,去探究蘇維埃共和國、紅軍、共產黨的秘密。并且講述了張學良和...
紅星照耀中國每章筆記:1、第一章。探尋紅色中國講述作者對紅色世界的好奇,開始深入蘇維埃紅區的冒險,去探究蘇維埃共和國、紅軍、黨的秘密。并且講...
紅星照耀中國前三篇好詞摘抄及解釋:銅墻鐵壁:比喻十分堅固,不可摧毀的事物。與世隔絕:指與文明社會上的人們隔離,斷絕來往;形容隱居或人跡罕至的...
紅星照耀中國摘抄好句:1、 只有當你了解中國的歷史在過去四分之一的世紀中所經過的那種突出的孕育過程的時候,這個問題才能得到答復。這一孕育的合...